欢迎进入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首页 > 动态信息 > 环境要闻

碳达峰不是攀高峰,碳中和不是不排放,“双碳”为啥一下子火了?

   日期:2021-06-26     浏览:117    

6月25日,“徐汇‘十四五’·拥抱碳中和——对接碳中和前沿技术和市场应用论坛”在徐汇滨江西岸智塔(ai tower)举行。来自国内外技术领先企业以及高校、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围绕“碳中和”前沿技术及应用、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双碳目标对中国城市的影响等话题,进行了一整天的探讨。

煤炭消费比重仍居高不下

“碳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时间点抵达峰值。当二氧化碳排放被节能减排等行为抵消,直至“零排放”,则实现“碳中和”。目前,中国正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上海则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实现节能降碳,确保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针对这一时间表,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张瀚舟就“双碳”目标对上海中心城区的潜在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表示,欧盟、日本、美国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已实现碳达峰,全球大多数国家计划于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而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为正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出现碳排放“拐点”的重要因素。

“全球各国碳中和战略计划,主要都围绕能源、交通、建筑和工业这四大方面展开。”张瀚舟介绍,我国目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多重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高居全球前列的碳排放总量——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2.9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8%。

同时,我国碳排放涉及的产业中工业占比较高,2019年的比重为32.6%,到2020年因疫情影响,升高到43.3%。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仍占据碳排放的相当比重,工业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达65.9%。此外,我国的煤炭消费比重也较高,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的57.7%。

然而,我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对较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较低,距离碳达峰有较远距离。为此,我国制定了更适应自身发展情况的推进碳中和的四大阶段,大致可分为达峰期(2020年-2030年)、过渡期(2030年-2035年)、加速期(2035年-2050)和攻坚期(2050年-2060年)。

“碳达峰不是攀高峰,碳中和也不是不排放。” 张瀚舟表示,“十二五”以来,上海积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总体部署,牢固树立了“以亩产论英雄”和“以环境论英雄”导向,在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都取得了节能减排的积极成效。去年,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维持在2亿吨左右,其中工业和建筑业碳排放占比为33%,能源生产与加工转换比重占28%,交通运输占26%。全市煤炭消费量从6142万吨下降到不足4200万吨,降幅超30%。

推进“双碳”机遇与挑战并存

但眼下,上海实现低碳转型的过程仍面临三重风险,需要从产业、能源、资本和技术层面摆脱对高碳发展路径的惯性依赖。

首要风险来自能源和电力系统的安全风险。张瀚舟表示,上海的非化石能源资源禀赋相对较差,因而大规模接入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以此来改变传统的电力供给体系,将对能源安全供应和电网平稳运行带来一定挑战。

其次是阶段性风险与远期目标的相互调和。低碳转型无法一蹴而就,中长期内,上海仍需要化石能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然而,“碳中和”将催使资本市场逐步转向非化石能源,在此期间可能带来化石能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需要全市层面稳妥推进低碳转型。

由此,还需避免随之可能引发的经济社会的系统性风险。

当然,推进“双碳发展”,上海始终机遇与挑战并存。张瀚舟认为,绿色金融、产业赋能和城市升级,都将是双碳为上海带来的机遇。其中,双碳将推动绿色金融进一步向气候投融资和碳金融领域拓展,巩固并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同时,双碳将加速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重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将引领各技术领域、工艺、装备制造业和场景产生系统性变革。

“推进双碳的同时,也是推动城市低碳转型,向构建‘零碳城市’升级。” 张瀚舟说,城市治理体系、生产和生活方式,还有能源、交通、建筑等各领域,都将向更适应气候变化的“零碳社会”转变。 

对于徐汇等科技和产业基础较为发达的上海中心城区,他建议,可从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绿色供应链和消费体系等层面推动实现双碳愿景目标。在技术创新层面,可积极结合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资源优势,推进晶体硅、太阳能热化学储能、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等新技术,推进储能材料、半导体、超导材料等新材料研发,同时推动聚合物等二氧化碳制生物能源新产品的上线。

节电、节水、节气,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鼓励公共交通、共享交通出行,培养低碳生活方式,则是普通市民可以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的切实贡献。

徐汇区领导表示,近年来,徐汇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改进了工业和建筑领域的碳排放。下一步,徐汇将从推动技术创新、创造“绿色生活”、链接市场要素等层面,努力在全市率先实现碳达峰、进入碳中和。徐汇区还将发挥新成立的“徐汇资本”平台优势,积极对接上海国际碳金融中心建设,支持绿色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更多绿色企业在徐汇扎根、壮大乃至上市,实现永续发展。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资本市场将成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将带动更多社会资源向碳达峰、碳中和的新领域、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加大配置,助力低碳科技创新企业加速发展,以点带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本次论坛由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徐汇资本、龙腾资本、申万投资主办。论坛旨在推动资本更多布局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投向“碳中和”产业,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开发创新和应用推广。

来源:上观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