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首页 > 动态信息 > 环境要闻

【光明论坛】携手共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图景

   日期:2023-11-15     浏览:139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首届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明确要求。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相关各方牢记殷殷嘱托,锐意进取、勇于争先,高质量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崭新图景。

以制度创新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长三角成为全国强劲活跃增长极的关键所在。五年来,从合作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到推行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再到规划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长三角三省一市聚焦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携手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科创协同,源于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近年来,长三角探索形成一批“从0到1”的制度创新,从出台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区域协调机制,到联合编制《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制度创新切切实实推动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成就了傲人成绩:长三角由九城(区)共建的G60科创走廊,虽然面积仅占全国千分之八,其GDP和经营主体均占到全国的1/1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总量的1/9,高新技术企业和进出口额占1/8,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约占全国的1/6,登陆科创板企业数量占全国1/5。

生态保护和建设“带好头”,推动实现绿色发展。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示范区既要做“加法”,提升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又要做“减法”,减少建设用地。如何实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给出了明确答案:因地制宜发展各类滨湖产业,通过发挥环淀山湖经济区域生态环境优势,整合示范区水乡古镇、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资源,打造魅力彰显的文旅休闲胜地,实现湖区周边经济协同发展。生态与创新良性互动的湖区经济,将激活区域生态资源潜力,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湖区经济已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推动互联互通,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提升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五年来,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成效显著。省际和区域断头路的陆续打通,使得区域交通“主动脉”与“毛细血管”实现全面对接,而跨省公交的开通则以普惠便利的方式打通了居民跨省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区域内地级市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长三角变成不断提速的“铁三角”,同城化效应不断放大,当地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满。五年来,长三角方便居民办事服务的“软联通”明显改善。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长三角41个城市打造了跨省市通办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实现30多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区域内居民享受更多高效的“同城服务”。为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合作协调机制,“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纳入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试验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跨区域财税分享管理制度,明确了示范区内水乡客厅开发建设、跨区域协同招商及企业迁移等方面的财税分享路径。示范区两区一县联合出台《水乡客厅共同账管理办法》,以“共同账”的方式,专账记录各地区财税收益投入情况,并自2021年5月1日起在15年内封闭运行、专账管理,15年后,将结合综合用地面积、投资比例和常住人口量等因素分享区域财税收益。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紧抓住“高质量”这个关键,长三角三省一市牵手奔跑,必将不断开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作者:唐珏岚、崔晓露,分别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博士)

来源:光明日报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