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繁花》热播而成为上海“网红地标”的黄浦区黄河路,如今又添国际新身份——《街区绿色设计国际标准》国内首批实践地。
超大城市基础设施运维效率如何翻倍?AI驱动的“智城云”系列产品带来方案。
这两项亮眼成果,均来自于昨天启幕的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作为全球观察城市发展的核心平台,这场盛会将中国在绿色转型与智慧治理领域的实践,推向了世界舞台中央。
国际绿色街区标准落沪
“从《繁花》的烟火气,到国际标准的绿色范儿,黄河路的蜕变,正是中国街区可持续发展的缩影。”在大会现场,华东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汪军发布《街区绿色设计国际标准》,并详细介绍了这一历时三年打造的“绿色方案”。
他表示,街区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最小单元,也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一环。据其介绍,该标准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于2022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设立秘书处启动编制,联合多国专家共同攻关,专门解决“双碳”目标下全球缺乏街区全生命周期通用标准的痛点。标准创新性构建“3+1”评分体系:绿色环境、绿色设施、绿色治理3个基础项,叠加绿色技术应用创新加分项,通过空间规划、碳中和适应等11个维度、50余个指标,分一至三星级科学评价街区绿色水平,同时融合了ISO体系、欧盟标准、中国国标等国内外核心要素,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
目前,该标准已率先在上海落地,除了黄河路街区,嘉宝智慧湾街区也成为首批实践地,以国际标准打造绿色宜居空间。下一步,标准将加速走出去,推广至比利时、德国等14个WGDO网络国家,未来更计划逐步覆盖全球,让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为世界城市转型提供参考。
AI让“城市生命线”更坚韧
“当城市越来越大,如何让桥梁、隧道、道路这些‘生命线’更安全、更高效?我们的答案在‘智城云’里。”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滕丽在大会讲话中,带来了针对超大城市运维的“智慧方案”。
滕丽介绍,依托企业半个世纪的市政运维经验,团队以自主研发的AI垂类模型“智城云数”为核心,打造出包含七大产品的“智城云”系列,精准破解运维痛点。
其中,“智城云防”构建空天地协同监测网,24小时守护桥梁、隧道等关键设施安全。“智城云援”搭建数字应急调度系统,将应急响应时间压缩至15分钟以内。“智城云巡”靠机器视觉技术替代部分人工巡检,既节约60%巡检资源,又让问题发现时效提升75%。
在交通领域,“智城云驰”实现车道级感知与管控,让高速公路通勤效率提高20%。“智城云畅”能秒级发现交通突发事件,处置效率跃升70%。“智城云域”还为城市片区提供多维智慧运营方案,让居民生活更宜居、更便捷。
作为整个系统的“智慧大脑”,“智城云数”已融入国内首个城市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运管平台,该平台还接入了城运中心,深度参与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
来源:文汇报
来源:上海环境
2025-10-27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9303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9303